8月15日,由中信重工與智能礦山重型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2023智能礦山重型裝備論壇在公司舉行,聚焦礦山重型裝備技術創新及前沿應用,共謀“雙碳”目標下礦山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。
來自紫金礦業集團、江銅集團、中國黃金集團、銅陵有色金屬集團、金川集團、五礦礦業、洛鉬集團、金堆城鉬業、招金礦業、鞍鋼集團、北京建龍重工集團、必和必拓集團、太鋼礦業、甕福集團、云磷集團、興發集團等有色、黑色、非金屬礦山行業客戶,中國恩菲、中國瑞林、北方礦業、中藍連海、鞍鋼礦院、礦冶集團、長沙有色院、長沙礦冶院等設計院,以及鄭州大學、河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領導、專家及行業精英共200余人參加論壇。
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謀發展,需要高水平的科技支撐。高端礦山裝備是關系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的重要保障,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,推動高端礦山裝備國產化,增強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,成為大會共識。
中信重工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武漢琦在致辭中,首先向長期以來關注、支持中信重工發展的朋友表達衷心的感謝。表示作為國內重型裝備制造龍頭企業,中信重工始終堅持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聚焦先進裝備制造主業,致力為國家解決“卡脖子”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。依托智能礦山重型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,中信重工擁有年產千萬噸級大型礦山選礦成套技術裝備的工藝選型、產品設計、極限制造、安裝調試、運營維保等核心技術,可為用戶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,在推進制造強國建設、攀登礦業裝備制造“珠峰”的進程中,創造出諸多國內乃至世界“第一”“首創”“領先”的紀錄,是廣大客戶與中信重工攜手同心同行、勇擔強國使命、共赴美好未來的結果!
面向未來,武漢琦董事長表示,按照“做強傳統產業、做大成套產業、做成風電產業、做精新興產業”的戰略規劃,中信重工在打造世界一流礦山裝備企業征途上,將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研發項目,全面推進智能礦山重型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,強化高端創新平臺和原創技術策源地作用發揮,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廣;加強與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用戶單位合作,深化產、學、研、用協同創新,引領行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;持續做強基礎能力,開發一批礦山領域首臺套重大新產品,為廣大客戶創造更大價值與更多新可能,為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
中信重工副總經理瞿鐵出席論壇,中信重工副總經理郝兵主持。
論壇上,中信重工副總工程師鄒聲勇圍繞“礦山重型裝備的發展與應用”,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重要科研攻關成果,中信重工礦山重型裝備從小到大、從優到強,不斷突破極限制造的產業創新實踐。
中國恩菲礦山事業部選礦室副主任常亮亮以“中國恩菲高效碎磨工藝技術”,江銅集團德興銅礦副礦長胡定雄以“‘德銅-中信重工’戰略合作,一起向未來”,玉溪大紅山礦業設備動力部經理劉壯福以“半自磨機在大紅山鐵礦的應用”,銅陵有色集團銅基新材料技術高管姚書俊以“銅渣選礦工藝與設備”,洛鉬集團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車文芳以“高壓輥磨工藝在鉬選礦廠的應用實踐”為主題作報告,分享各自領域特色應用實踐,交流礦山高質量運營管理的寶貴經驗。
與會嘉賓備受啟發,紛紛表示,此次高端論壇搭建了產學研用互學、互聯、互通、互促的平臺,對礦山重型裝備的基礎研究、技術創新、生產制造、市場應用、現場管理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,為行業建設綠色低碳、智能化和效益型礦山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徑。希望智能礦山重型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信重工,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礦山行業高質量發展訴求,繼續推出更多堪稱國之重器的重大技術、重點產品、核心部件、先進材料,為助推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多作貢獻。

